苏州城墙

更新时间:2024-04-26

所在地/隶属
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干将东路相门城楼下

基本介绍

苏州城墙位于江苏省,是农业社会统治者进行政治控制和军事防御重要的屏障。有城墙,自然也就会有城门。城门的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。阊门位城西,对应八风中的飉风,又叫阊阖风。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,立阊门象征天门,通阊阖之风,取“天通阊阖风”之意,以克制西边的楚国,故阊门又称“破楚门”。这里“天门”源于“紫宫星象图”,是“象天”一例。为了接通阊阖之气,阊门建成楼阁状,高大巍峨,有诗道:“阊门势嵯峨,飞阁跨通波。”

越国与吴国虽地域、文化诸方面颇为相近,却是世仇。吴城南面的“盘、蛇”二门,用的是十二生肖的方位。越方位处“巳”位,即蛇位,故筑蛇门以朝越,蛇门上还制作了一条象征越国的木蛇,蛇头向着西北,象征越国臣服和朝拜吴国。吴国处于辰位,故在城南又设蟠门,城上刻木蟠龙,面向越国,象征吴国征服越国。后改名盘门

吴国北面还有一个敌国是齐国,所以在城北设齐门,涵义是征服齐国。后在旁边设平门,表示平定齐国的决心。公元前505年,伍子胥率兵从平门挥师北上,终于打败齐国,凯旋时即是从平门入城的。

至于其他各门,似乎不具有上述几门的战略上的象征意义,但也是各有来历。匠门,因曾是各种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名。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,故又名干将门。后称“相门”是音的转变。古门在宋初被填塞。

胥门,即姑胥门,因姑胥山得名。相传伍子胥宅在此,且后又悬头于此门,故称胥门。娄门原称缪门。《吴地记》载:“娄门本号缪门,东南秦时有古缪县,至汉王莽改为娄县。”门随改称娄门。

历史沿革

在25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,苏州城墙的模样几经变化。这种变化,有表面用材更新的,也有高度、宽度方面的,还有城门式样变复杂的……

土城墙阶段(春秋—五代)

当时的城是土城,城墙用泥土夯筑而成,也就是堆上一层土,再用重物把土砸实;然后再堆一层土,再砸实...据说,当时齐门等部分城门上面,就筑起了城楼,可以登高远眺。
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,拆除郡县城墙,销毁民间兵器,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。苏州城墙因此受到毁灭性打击,直到汉代才重新修筑。所以挖掘发现的苏州城墙基础,一般只能追溯到汉代。

隋朝开皇十一年(公元591年),杨素把苏州城搬迁到城西横山(今七子山)东麓,到唐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重新迁回旧城。

唐乾符二年(公元875年),平定王郢之乱后,苏州刺史张搏重筑城墙,南北十二里,东西九里,周长四十二里三十步。

到这时候为止,苏州的城墙一直是土城墙。

砖头城墙时期(五代开始)

随着时代的发展,土城墙已经难以抵御敌人的进攻。于是,五代后梁龙德二年(公元922年),吴越王钱镠第四子钱元璙重修苏州城墙,改夯土为砖砌,高二丈四尺,厚二丈五尺,内外有濠(即内外城河),这是苏州已知较早的砖城。

在修筑砖墙的同时,钱元璙还在苏州城墙部分区域筑了向外凸出的“马面”,使得城墙凹凸有致,富于变化,更加美观。

墙顶增建女墙(南宋开始)

南宋建炎四年(公元1130年)金兵南侵,苏州城遭受很大破坏,城墙经多位知府修治,直到南宋绍定二年(公元1229年)郡守李寿朋重建,苏州城方才完全恢复,城墙、城坊的布局,在《平江图》上有明确记录。

宝祐二年(公元1254年),苏州知府赵汝历在苏州城墙上增置女墙,也就是城墙顶上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 作用是在反击敌人来犯时,掩护守城士兵之用。有的垛口上部还有瞭望孔,可以瞭望来犯之敌。

城门外增建瓮城(元末起)

南宋德佑元年(公元1275年)元军入侵。因蒙古人是游牧部落,不喜筑城设防,所以下令拆除各地的城墙 苏州城墙遭到毁灭性打击。

元朝至正十一年(公元1351年),各地起兵反元,官府为抵抗起义军,又重修城墙,苏州城墙也得到了恢复,还加厚城墙、加深城濠。

张士诚占据苏州的时候,还在各城门口增置月城,即瓮城。这是一种半圆形或方形的建筑,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,设有箭楼、门闸等防御设施。敌人一旦进入,城门和瓮城门闸一起放下,敌人就成了瓮中之鳖,轻而易举地被消灭,所以被称为瓮城。

明初苏州城墙再次大规模修建。清康熙元年(公元1662年),巡抚韩世琦在原先城墙的基础上改筑,高二丈八尺,女墙高八尺。苏州砖头城墙及城楼,大多为清初所建,盘门、胥门等部分则为元末所建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4 闽ICP备2022002242号-13 huochewan.com 火车湾网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