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肾的方法和饮食 养肾的中药材有哪些

健康更新时间:2023-11-20 11:53:08

一.养肾的中药材有哪些

养肾的中药材有很多,如山药、刺五加、鹿茸、补骨脂、何首乌、金毛狗脊、巴戟天、淫羊藿、肉苁蓉、锁阳、益智仁、菟丝子、沙苑子、紫河车等。

养肾的中药材大体分为补肾阳、滋肾阴、益肾精三大类,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判断使用哪一类中药。有腰膝酸软冷痛、神疲乏力、下肢畏寒怕冷、性欲冷淡的症状为肾阳虚,可以使用鹿茸等具有温肾助阳功效的中药,或使用金匮肾气丸等方剂进行治疗。有腰膝酸软而痛、眩晕耳鸣、失眠多梦、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症状的为肾阴虚,可以使用玉竹等具有补肾益精养阴的中药进行治疗,或使用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进行治疗。

如需用药应在中医师的辨证诊断下使用,不可自行用药,以免延误病情。

二.养肾的方法和饮食

养肾的方法和饮食如下:

避免劳累: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以免损伤肾脏。

避免高蛋白饮食:建议日常控制蛋白质摄入,减轻肾脏负担。

减少钠盐摄入:成人每天钠盐摄入量应在6g以下。

积极治疗原发疾病:如果已经有肾炎、肾病综合征、肾结石等肾脏疾病,要积极治疗,避免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。

饮食清淡:要求低盐、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、低脂饮食,并控制好体重。

适当食用一些有补肾作用的食物:比如黑色的黑芝麻、黑木耳、黑米、黑豆等黑色食物可以滋补、养肾;核桃、韭菜、虾、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。

限酒:饮酒不能过量,尽量少饮酒,以免对肾脏造成伤害。

良好的工作习惯:工作要量力而行,适可而止,避免过度劳累。

吞津养肾:养成吞津养肾的习惯,因为吞咽下去的津液可以滋养肾精,起到保肾、养肾、护肾的作用。

良好的生活习惯:早睡早起,不熬夜,避免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。

总之,养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避免劳累、控制饮食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、适当锻炼等。通过综合调理,可以保持肾脏健康。

三.养肾的最佳年龄

养肾的最佳年龄一般为40岁左右。此时,肾气逐渐减弱,开始出现头发脱落、牙齿不固等表现,因此,此时开始养肾可以有效地滋养肾气,从而避免肾气的进一步衰弱。

一般来说,女性养肾的最佳年龄可能会早于男性,因为女性的生命周期比男性短,而且女性的肾气衰弱得更快。

四.冬季养肾的四个方法

1、食补。

食补,就是通过吃一些对肾好的食物来达到饮食补肾的目的。比如可以吃一些“黑色”的食物,像黑芝麻、黑豆、黑米、黑木耳等,都对肾有好处,还有腰子、核桃以及韭菜等也能达到补肾养肾的作用。

2、充足睡眠。

睡补其实就是通过充足的睡眠来达到补肾的目的,睡眠充足能保证身体休息、避免过度疲劳,有助于气血生化,补气养精,从而有效预防肾衰竭。

3、“行事”有度。

过量的“行事”,会消耗大量的精血,所以加以行事有度,不纵欲。

4、多运动。

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达到养肾的目的。这类动作一般在公园或者是广场上比较常见,就是一些中老年人常用的方法:搓热双手之后,紧贴在腰部,也就是肾的部位,通过上下按压的方式来养肾,一般建议每次200个来回,每天2次即可。

五.养肾的小偏方

1、补肾壮肾方:用于肾气虚损,肾阳不足引起的不坚挺不持久、遗精尿频、腰痛、下肢无力等症。做法:枸杞子250克,蛤蚧一对去头足,肉苁蓉200克,大枣50克,装广口瓶,兑入低度白酒,酒需高于中药约3厘米,每天搅动一次,封存半月后饮用。

2、补肾壮骨方:用于因肾阳虚损引起的腰膝酸软,下肢无力,头晕目眩,手足不温等症状。做法:猪或羊腔骨500克,文火炖熟,虫草20克去灰渣,清水漂洗干净后,加入桂圆50克,文火共炖,酌加调料即可。

3、健脑补肾方:因肾精亏虚引起的脑髓不充、失眠健忘、头晕耳鸣等症状。做法:核桃仁300克、枸杞子200克、女贞子200克、炒莲子200克、炒大枣50克,装瓶或罐内,加入低度白酒,酒应超过中药约3厘米,每天搅动一次,半月后酌加蜂蜜,每天适量饮用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3 闽ICP备2022002242号-13 huochewan.com 火车湾网 网站地图